近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显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正式发布,由上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课题“干细胞衍生物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及评价研究”经专业机构审核通过,思德克索首席科学官徐俊教授为本课题负责人。
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不仅秉承了亲代干细胞的功能,在安全性、储存和运面比细胞治疗产品更具优势,还可装载各种外源生物活性物质。EV的诸多优势,使之成为近年来新兴的热门研究赛道,众多企业正在开发 EV 治疗方法,Clinicaltrials.gov 网站显示全球已有数十项针对天然和工程化EV 产品进行的临床研究。然而,干细胞EV药物从临床走向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有效性评价方面。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问题,本课题将以急性肝衰竭、中风和创面损伤修复为适应症,建立疾病动物模型,并采用多模态评价体系对干细胞来源 EV的疗效进行系统性评价,探索干细胞来源 EV在疾病治疗中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研发针对特定适应症的 EV 药物。进而,系统建立共享的机制研究思路、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指导干细胞来源EV药物的上市申报和质量监管。此外,干细胞来源 EV 的规模化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的建立,将确保其在再生医学、组织修、衰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这对于我国干细胞衍生物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徐俊教授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的一位资深学者,在神经科学、干细胞及其衍生物治疗常见重大疾病研究领域拥有超过20余年的经验。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探索脂肪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治疗多种重大疾病中的应用,包括急性肝损伤、肝纤维化、脑卒中、重症胰腺炎以及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等行性病。过深入的研究,徐教授团队阐明了外泌体在免疫调节、抗氧化方面的分子机制。作为项目负责人,徐俊教授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重要科研任务,如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间充质干细胞及外泌体治疗器官纤维化的机制研究及新药研发)和上海市教委重大科创项目(基于脂肪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机制研究及潜在靶向药物的开发)。
2023年,徐俊教授作为席科学创建了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先进治疗药品(ATMP)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公司不仅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还与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合作建成了干细胞外泌体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此外,思德克索公司是药品监管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的质量研究”课题的参与单位。公司已建成了连续、密闭、自动化的外泌体药物产业化生产线,构建了国内首创的基因工程修饰的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创新药研发平台,创建了“靶向明确、功能增强、一靶多能”的工程化外泌体制备平台。目前,公司在对标国际、加强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显现了在外泌体制药产业领域的先锋地位。
医麦客报道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GkkF-aPwZ7UOWjbz-5LBA